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喻加强(四川):那山,那水,那人……

那山,那水,那人……

喻加强(四川)

大孃家是我第二爱去的地方①。

大孃家那地方,叫余家坝,坝上人家大多都姓余,故此得名。

余家坝不比我老家石谷嘴儿。我老家石谷嘴儿田少地多人多,故细粮少粗粮多。红苕棒棒倒是有得吃,红苕汤一年吃到头不换花样,也能倒胃口。余家坝则不同,好大一个坝子!生产队一年人均能分到一千多斤谷子!我家生产队里一年人均能分到三百斤谷子大家都会笑嘻嘻的。故此,去大孃家,不仅能吃上没拌有红苕的白米干饭,而且还能管够!这对像我这样在家难得吃上一顿白米干饭的小娃儿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。更何况,回家的时候,大孃还一定要母亲背回家一夹背儿③白生生的大米!

在大孃家做客,大人们都很宽容,玩伴们也总让着我。有一回,我刚到大孃家隔壁去玩,就把人家的小朋友打得惊嘘,从此我便落下一个“恶霸”的恶名,别人家大人只要远远地见着我,就会弯下腰去拉着他家小朋友的手悄悄指指我压低嗓音说:“快看,那个恶霸又来了!”意是是提醒他家小朋友:那人是个恶霸,以后同他玩,可要当心着点!可人家的小朋友还是愿意和我玩,我过去称王称霸的事情在他们那儿好像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似的。还有一回,大孃家那只正在生蛋的鹅,好大一只鹅哟,我想,该承得起人吧。结果可想而知,那只鹅被我给活活踩死了,大人们也都没说啥。而到吃中午饭的时候,那只被我活活踩杀的鹅,便变成了满满一桌子丰盛致极的佳肴。大孃全家都很照顾我,那只鹅最最肥美的部位,大多被我贪得无厌的肚皮度化。是我的肚皮让那只鹅能够快快乐乐奔向极乐世界,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。

在大孃家做客,还有一个令我十分心心念念的去处,便是马蹄山。

马蹄山是余家坝的后山,好高好大一座山哟,上面还有好多好玩的去处。

我和一家人及众亲戚一同去爬马蹄山,好不快活。

马蹄山山高路绕,一路上但见巨木森森。时不时会见路边三五怪坟高耸,高碑竖立。

走不多远,二哥就把我扯到肩上,拿马马叉。二哥年长我六岁,在我的眼里,他有的是气力。

到马蹄山上游玩,有两个最好玩的去处:一个是山顶,一个是半山腰。

我们先去山顶。

到得山顶,二哥长吁一口气,说道:“好重哟,下来。”

山顶上有棵百年古树,树上好多枝杈已经折断脱落了,但树出奇的大,几个人也合抱不住。夏天也有些稀疏的叶子。而到冬天,它便光溜溜的粗壮地独自站立在那儿,让你仰望,并对它生出些敬畏,生出些感叹来。树脚有个老洞,洞里有个菩萨,也不晓得是什么菩萨,面目慈祥的样子,被大树合抱在里面,不知有多少个年头了,实在让人称奇。

据老人们讲,马蹄山顶从前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,而那棵百年古树,就生长在庙宇中央的院子里。现在这儿只剩下些破的牛头,碎的马面,断掉了的蹄子,和一些石舫石柱之类的东西……这些东西大人们觉得没啥看头,可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,样样都是好东西。我们摸摸这个,拍拍那个,有时还对着嶙峋的怪石说些莫名的疯话,开心至极。

在山顶上极目远眺,也是一件爽心悦目的事。

远远望去,大孃她们的余家坝子好大好大哟!山脚下大孃家那一片片瓦房,和远近左右,尽收眼底。还能清晰看见坝子边缘环抱坝子的龙水河和河上的那座仙女桥呢。就是坝子对面山脚下的那个飞来石,也能瞧见。

说起飞来石和仙女桥,都有关于它们的神奇的传说呢。

据说,很久很久以前,有个恶神,因为无故对山脚下一户善良人家不满,便作起妖法,从一座神山上搬来一块数百吨重石头,趁着夜色朝那户善良人家砸去!说来也怪,巨石飞到善良人家时,虽然力若千钧,竟然砸不开一道破败的木门!巨石被木门反弹出去,便“轰隆”一声落在对面的山崖,从此千年万年。这块飞来石因为是恶神所扔,故千年万年里,纵然它能产出上好的石料,但历朝历代的石匠们从来没有哪个想动一动它的念头。那块飞来石,就这样独自枯坐在那儿,遗臭万年。

又据说,很久很久以前,有个女穷叫花子,桥上向一个路人求施。那路人乃是一个吝啬鬼。女穷叫花子好说歹说,那路人就是不与,还恶狠狠地说:“不给不给!你等着嘛,哪怕等到天黑,哪怕等上一千年!”那女叫花子也不生气,只应了句:“黑,黑,黑,黑一千年!”说完便“咚”一声滚到河里,隐去不见。后来,这地方果然就黑了一千年!一千年以后,那桥面上便留下了五个鲜明的脚板儿印。后来那桥,便因此得名。那五个脚板儿印,现在桥面上还在。脚板儿印的真伪,现在实在无法考证,但上头那五个浅浅的凹荡,倒是真的。

这两个故事,都是母亲讲给我听的,母亲说做人要厚道,要善良,善恶终有报。

我对第二个故事,总觉得母亲言犹未尽,而我也意犹未尽。

“后来呢?”我继续问母亲。

“后来?后来……”母亲想了想,摇摇头。她实在说不出。

我便叹息一声,这才作罢。

出大太阳的时候,马蹄山顶上便能看见那龙水河像一条亮亮的带子环绕住余家坝子。据说龙水河就是从响水滩流过来的,好长好长。

龙水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两千年之前近二十年间,由于粗放经济大发展,沿河两岸工厂林立,特别是国营东方红纸厂,让整个一条龙水河变成了一条黑河,到了夏天,河水里冒着泡沬,臭不可闻,里面的鱼虾,通通死绝。

但我儿里到我大孃家去的时候,龙水河河水清澈得很。站在仙女桥桥边,水里的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。

夏天,我爱和小伙伴们一道,到仙女河里去戏水。我们个个一丝不挂,衣裤胡乱丢在岸边的芦苇丛里。

我们最喜欢站在仙女桥中间凸出于桥侧面的桥蹬处往下跳。桥面与水面的距离,大概有四五米。我们站在桥蹬上,双手笔直前伸,深吸一口气,然后双腿稍稍下蹲的同时,双腿把桥磴用力一镫脱离桥磴,头朝下屁股朝上,一个鲤鱼打挺,入水“嗤”地一声。

我的那些玩伴们,龙水河边土生土长,个个都是游泳健将,他们沿河游出去几公里地,水里粗气儿都不会喘一下。他们一个猛子扎进水里,几分钟影子都见不到一个。有时高兴了,他们能在水里面抓起一条条白花花尾巴直甩的大鲤鱼!

我和小伙伴们相比,游泳技术可就逊色多了:跳进水里,要用手捏住鼻子,以防入水时被水呛着;游不了几米远,就会浑身发软,气喘吁吁,只好平躺水面,手脚轻轻划水,以让身体保持上浮;水面下潜游,时间不会超过三十秒便会憋闷得要死,不得不立即上浮;水下捉鱼的本事,至到今天,我也没有学到……

但我仍然觉得,能和小伙伴们一道在龙水河里畅游,是一件无比快乐开心的事情。

转完山顶,就去看仙人洞。因为是下坡,距山顶又不远,就用不着二哥背了。

我只是有些不舍,时不时回头。

二哥说:“前面还有更安逸的呢,快走!”

这我是晓得的。常听母亲说起:“这仙人洞是神仙住过的地方。就有人洞子底下干活,亲自见过神仙在里面煮饭。还有人打着火把钻到洞子里面去玩耍,走了几里路吧,里面突然宽敞起来,竟然看见一个白胡子老汉儿,在洞子中央打坐。那老汉儿背朝着那人,那人看不见面目,只看见白胡子老汉儿头发好白好白,胡子好长好长!”

讲得我脊背直发凉!冷汗直冒!

母亲还要继续讲下去,我直摇头,小手直摇母亲的双膝,望着母亲。

母亲才不说话。

所以,仙人洞里白胡子老汉儿的故事,就到此打住,他是人是鬼,还是神仙,竟无从知晓。这或许就是我后来总念念不忘想进去探奇的原因吧。

母亲脑子里的故事是很多的,她是哪儿都晓得的。

仙人洞处在半山腰,悬崖峭壁间。虽算不得无限风光,但在我们小孩子眼里,也算得风光无限了。

到得洞口前,但见洞口高轩敞亮,自然天成。再向里面望去,里面竟是黑咕隆咚,混沌一片,不免让人生出些莫名的恐惧来。

上了些年纪的人是不愿意进去的,许是因为他们老于世故,或许是因为他们不屑。女人们更不愿意进去,因为她们害怕。

太小的男孩子也不能进去,进去了是无法管理的。

但我是无虞的,因为我有二哥。按理,我是没有资格进去的。大家在排除哪些孩子不能进去的时候,目光齐刷刷射向我。

“不怕,我背,我有的是力气!”二哥拍着胸脯说。

大家就不再说啥。这让好多伙伴们羡慕得不行。

二哥和老表们点燃亮花儿④七嘴八舌吼一声:“走!”便大人带小孩,鱼贯而入。

前段倒还平坦开阔,可越往里越狭,到后来仅能容一人通过。

二哥把我放下来,一手牵着我,一手拿着亮花儿,还不时叮嘱我:“走稳当点,小心跌倒!”

好像走了好久好久,洞里的路好长好长。当然啰,能通到响水滩嘛。

灯油是无虞的,大家早有预算,是绰绰有余的。

洞内极冷,虽然是夏天。我在二哥背上直哆嗦。二哥把他的汗衫脱下来,给我围上。

“还冷不?”二哥问我。

我直摇头。

大家又走了一段。

忽然前面豁然开朗起来。大家都感到惊奇,这不是传说中的白胡子老汉儿打坐的地方么?难道真有?!……

大家提着亮花儿,这里照照,那里看看,七嘴八舌,啧啧感叹。

突然,不知哪个挨千刀杀的,发一声呐喊:“白胡子老汉儿来啦——”

这一声呐喊不要紧,我的妈妈吔!我们这一群小娃儿哟——

三魂丢在阎王殿,七魄没有在人间!

只听得洞内哭爹喊娘,乱作一团。

我紧紧抱住二哥的大腿不放。

“不怕不怕,有我呢,不怕!”二哥把我抱在怀里,轻拍着我说。

说来也怪,我倒真的不怕起来,还向那些哭兮兮的伙伴们做鬼脸。

吃这么一吓,大家异口同声提议:打道回府!

出得洞来,但见大人们有的在洞口纳凉;有的在树下打扇;有的独自站在那儿望向远处,像在沉思;还有的三五两个聚在一起,摆闲龙门阵。

那一群没进得去洞的小朋友们,都“哄”一声围上来,纷纷打听:洞有多深哦,好不好耍哦,害不害怕哦,等等等等。

那洞里“闹鬼”的事,便被我们进去过的小娃儿添油加醋,讲得天花乱坠,眉飞色舞,恐怖至极!

而那群小姑娘们,大多是我的表姐姐些,表妹妹些,听了之后,不停地拍着胸口儿,抽着长气儿,不住地自叹:“哎哟哟,我的妈妈吔,我的妈妈吔……”就像是她们才刚经历过那般惊吓似的。

大家还在咒骂那个挨千刀杀的。左盘右问,原来是大孃家的三老表喊的。仙人洞就在他家后山,他和他的伙伴们,不晓得钻进去过多少回了,他是不怕的。

大家又埋怨了他一回,才又作罢。

游仙人洞的事,就这样半途而废。

以后许多年,弟兄哦,老表哦,都说要相约再进去一次,殊不知世事难料,生活里大家各奔东西,竟没有成行,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。

注:

①我第一爱去的地方,是外婆家。

②夹背儿,是我农村老家的一种背货的工具,用竹篾编成,扁桶形,开口稍小,背带系于左右两边,两条背带夹背儿大篾上系牢。背货时夹背儿紧贴后背,非常实用。

③亮花儿:一种四川农村自制的照明器具,由带嘴儿的陶制茶具和竹棍或木棍组合而成。用麻绳将棍子绑扎固定,搓好灯芯入内,盛以桐油或煤油,以备夜行之用。

随机推荐:
相框线条 洗碗布 竹纤维 去油 珐琅彩玻璃杯 NB 牛皮纸袋定制 子初防溢乳垫 百香果酱 vivoy85钢化膜 缝纫线粗线 蝴蝶结跟鞋 特大号加厚塑料收纳箱 外卖保温箱 送餐 自卑与超越 吊带打底长裙 蕾丝袜女 网纱 煮饭 m.2固态硬盘 wifi放大器 钙镁锌 角磨机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